哭伯兄

昨夜梦伯兄,朝□讣音至。
对客可胜悲,连宵不能寐。
两耳似蝉鸣,饮食亦无味。
一别巳摧心,永别那禁泪。
谁无兄弟欢,中道失一臂。
犹子懒读书,箕裘惧即坠。
逝者今已矣,空遗百年累。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弟弟哀悼去世兄长的深情之作,用最朴实的语言道出了亲人离世的锥心之痛。

开篇就像一部电影闪回:昨夜刚梦见兄长,第二天清晨就收到死讯。这种梦境与现实的重叠,让悲伤来得更猛烈。诗人描述自己面对客人时强忍悲痛,整夜失眠,耳朵嗡嗡作响像蝉鸣,连饭菜都尝不出味道——这些细节特别真实,就像我们现实中遭遇重大打击时的生理反应。

"一别巳摧心,永别那禁泪"是全诗的情感爆发点。短暂分别尚且心痛,何况是生死永别?这里用"失一臂"的比喻,说明兄弟就像身体的左右手,失去任何一个都是残缺的。

后半段转向现实忧虑:兄长留下的孩子不爱读书,担心家族事业无人继承。这种担忧让悲痛更复杂——不仅要承受情感创伤,还要面对实际的家庭责任。最后"逝者已矣,生者何堪"的感叹,道出了所有失去至亲之人的共同心境:死者解脱了,活着的人却要背负着思念继续前行。

整首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在亲人灵前哭诉的家常话,但正因如此,那种痛失手足的绝望、对家族未来的焦虑才显得格外真实动人。它让我们看到,最深的悲痛往往是用最朴实的语言表达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