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蔡锷联

方义师起吾在英京,走告其士夫,或义或疑,直谓秦无人耳;
望帝子归昔思蜀国,徒劳彼父老,载歌载泣,安得后来苏耶。

现代解析

这首挽联是悼念蔡锷将军的,用现代语言可以这样理解:

上联说的是作者当时在英国,听到国内起义的消息后,向英国各界人士宣传解释。有人支持,有人怀疑,作者痛心地感叹:难道中国真的没有爱国志士了吗?("秦无人"是典故,暗指中国人才凋零)

下联用"望帝化鹃"的典故(古蜀国君主化为杜鹃鸟悲鸣的故事),把蔡锷比作思乡的帝王英魂。百姓们像盼望救星一样等待他归来,载歌载泣地迎接,可惜最终没能等到他带来新生活("后来苏"指解救百姓的救星)。

全联的动人之处在于:
1. 通过中外视角对比,突显蔡锷起义的艰难和国际影响
2. 用杜鹃啼血的典故,把将军的爱国情怀写得凄美动人
3. "载歌载泣"四个字生动描绘出百姓又喜又悲的复杂心情
4. 最后反问句充满遗憾,让读者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们对英雄早逝的痛惜

本质上是在歌颂蔡锷这样的民族英雄:他在世时为国奔走,去世后百姓依然铭记,就像传说中永远啼血的杜鹃,代表着不灭的爱国精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