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思曲
江南花时二三月,少妇乘春逐芳节。心性稳惬含清真,弄影晴川自流悦。
青丝刻带锦作裳,宝扇轻摇翡翠光。芸房露冷春窗火,兰径烟开粉腻香。
七彩明珰九华佩,紫縠文罗掩秋翠。绣额花丛千万色,玉腕奇姿发春媚。
含思缄情不相识,步步遗芳去无迹。回簪转黛飞参差,才过东城又南陌。
南陌东城春事深,离思杳杳花阴阴。坐对流莺啼歇处,闲窥清镜理瑶琴。
晨鹍凄清不可闻,恨断吴烟怨楚云。自是琴心挑不得,还同孤月向黄昏。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江南少妇在春日里的闲适生活与微妙心事,画面唯美又带着淡淡哀愁。我们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理解:
1. 春日丽人图
开篇用"花时二三月"点明背景,少妇穿着华美(青丝刻带、宝佩叮咚),在晴空下赏花漫步,宝扇轻摇时翡翠反光,衣裙飘动间暗香浮动。诗人用"弄影晴川""兰径烟开"等动态描写,把春日少妇的优雅姿态写得像电影镜头般鲜活。
2. 美丽背后的寂寞
"含思缄情不相识"是转折点。虽然她打扮精致(七彩耳坠、绣花衣领),但"玉腕奇姿"无人欣赏。诗中"回簪转黛"的细节透露她不断徘徊,从东城走到南街,暗示内心的无所适从。热闹春景反而衬托出她的孤独。
3. 琴声中的心事
结尾处场景转入闺房,她对着镜子弹琴,琴声与晨鸟哀鸣交织。"恨断吴烟怨楚云"用缥缈的云烟比喻愁绪,"孤月黄昏"的意象点明她像月亮一样美丽却孤独。最妙的是"琴心挑不得",既说琴艺高超无人领会,又暗指她的情感无人回应。
全诗像一组蒙太奇画面:开头是明丽的户外春游,结尾是清冷的室内独处,外在的华美服饰与内在的寂寞形成反差。诗人没有直接写"愁"字,但通过少妇徘徊的身影、闲置的瑶琴、黄昏的孤月,让读者自然感受到那份无法言说的春日闲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