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声

飞满前村夜不知,凭风声与静相宜。
银釭志士诗成后,玉枕佳人梦觉时。
乍听打窗投米急,想⑴同糁径落梅迟。
孤舟曾向江湖宿,清入寒芦韵更奇。

现代解析

《雪声》这首诗描绘了雪夜中的各种声音和意境,通过细腻的观察和联想,展现了雪的静谧与灵动之美。

首联“飞满前村夜不知,凭风声与静相宜”写的是大雪在夜晚悄然落下,人们还未察觉,只有风声与雪落的静谧和谐共存。这里通过“夜不知”和“静相宜”突出了雪的无声与轻盈。

颔联“银釭志士诗成后,玉枕佳人梦觉时”通过两个场景的对比,展现了雪夜的不同氛围:志士在灯下写诗,佳人在梦中醒来。雪声仿佛成了他们共同的背景音,增添了诗意的氛围。

颈联“乍听打窗投米急,想同糁径落梅迟”用比喻的手法,将雪打窗户的声音比作米粒急落,又将雪落小径的情景比作梅花缓缓飘落。一急一缓,生动地表现了雪声的多样性和变化。

尾联“孤舟曾向江湖宿,清入寒芦韵更奇”则通过回忆孤舟夜宿江湖的经历,将雪声与芦苇的沙沙声结合,突出了雪声的清冷与独特韵味。

整首诗通过对雪声的细腻描写和丰富联想,展现了雪的静谧、灵动和诗意,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雪夜之中,感受到雪带来的宁静与美好。

王铚

王铚,生卒年月不详。字性之,自号汝阴老民,世称雪溪先生。高宗建炎四年(1130),纂集太宗以来兵制。绍兴四年(1134)书成,赐名《枢庭备检》。后罢为右承事郎,主管台州崇道观,续上《七朝国史》等。九年,为湖南安抚司参议官。晚年,遭受秦桧的摒斥,避地剡溪山中,日以觞咏自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