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上天竺

净域何虚寂,居然隔市喧。
僧来混不语,吾亦欲忘言。
至乐存箪食,浮名类触藩。
行行返初服,贲趾老邱樊。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的清净佛寺,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虚名的厌倦。

前两句写寺庙环境:这里真是清净啊,明明离闹市不远,却听不到一点喧嚣声。就像我们走进一个隔音很好的房间,外面车水马龙的声音都被挡在外面。

中间四句写诗人的感悟:遇到僧人时,我们相视无言,这种沉默反而很舒服。最快乐的生活不过是粗茶淡饭,那些虚名就像撞到篱笆的野兽一样让人难受。这里用"篱笆"比喻名利场的束缚,说追逐名利就像动物撞到篱笆又疼又徒劳。

最后两句是决定:走着走着,我想换上最朴素的衣服,在这个山野小院安度余生。"初服"指最朴素的衣服,代表返璞归真;"邱樊"就是山野小院,代表隐居生活。

全诗的魅力在于: 1. 用对比手法突出寺庙的宁静(闹市旁却安静) 2. 用生活化比喻说哲理(把虚名比作撞篱笆) 3. 传递现代人也共鸣的生活态度:简单才是真快乐 4. 最后两句像下定决心发朋友圈:"我要回归田园生活",但说得特别诗意

就像现代人工作累了想去农家乐放松一样,诗人用优美的文字说出了我们心底对简单生活的渴望。

吕祖谦

吕祖谦(1137年4月9日—1181年9月9日),字伯恭,世称“东莱先生”,为与伯祖吕本中相区别,亦有“小东莱先生”之称。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原籍寿州(治今安徽凤台)。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出身“东莱吕氏”,为吕夷简六世孙、吕大器之子。淳熙八年(1181年)卒,年四十五。宋宁宗时,追谥“成”。嘉熙二年(1238年),改谥“忠亮”。吕祖谦博学多识,主张明理躬行,学以致用,反对空谈心性,开浙东学派之先声。他所创立的“婺学”(又称“金华学派”),也是当时最具影响的学派,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朱熹、张栻齐名,并称“东南三贤”。著有《东莱集》、《历代制度详说》、《东莱博议》等,并与朱熹合著《近思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