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旅人在漫长路途中的真实体验,短短十个字却传递出两种困境。
前一句"荒店难寻酒"写的是物质匮乏——在偏僻的地方连卖酒的小店都找不到,旅人想喝口酒解乏都成了奢望。后一句"长途半趁船"讲的是行路艰难——远路走了一大半都得依赖船只,说明陆路交通不便。
诗人没有直接说"我好苦",而是通过找酒和乘船这两个具体的生活细节,让读者自然感受到旅途的艰辛。这种用日常小事反映人生况味的手法特别高明,就像我们现代人抱怨"连便利店都没有"、"全程都在转车"一样,简单却充满生活实感。
最妙的是"半"字的使用,既说明已经走了不少路,又暗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把那种"走到哪算哪"的漂泊感表现得特别到位。整首诗就像一张泛黄的老照片,记录着古代旅人风尘仆仆的身影。
俞君锡
俞君锡(一二一九~?),字仲畴,莆田(今属福建)人。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时年三十八。有《竹屋诗稿》,方回为之作跋。事见《宝祐四年登科录》卷三、《桐江集》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