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蠡口

石尤归棹阻,又宿蓼花边。
野店沽余沥,奚囊数剩钱。
秋山违胜赏,暮雨惜孤眠。
不尽离魂渺,徐州两地悬。

现代解析

这首诗《宿蠡口》描绘了一个旅人因风雨受阻、夜宿荒野的孤独场景,同时抒发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全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读来让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1. “石尤归棹阻,又宿蓼花边。”
开篇点明旅人归途受阻的原因——“石尤”(指逆风),被迫停船,夜宿在开满蓼花的河边。蓼花常生长在水边,给人一种荒凉之感,暗示了旅人此刻的孤寂。

2. “野店沽余沥,奚囊数剩钱。”
旅人住在简陋的乡村小店,只能买些剩酒来喝,还数着口袋里仅剩的几个铜板。这两句生动地刻画了旅人旅途的艰辛和生活的拮据。

3. “秋山违胜赏,暮雨惜孤眠。”
原本可以欣赏秋日山色的美景,却因为暮雨而错过,只能独自一人躺在旅店里,听着雨声,倍感孤独。“惜”字表达了旅人对美景的向往和对孤独的无奈。

4. “不尽离魂渺,徐州两地悬。”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旅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离魂”指旅人的心早已飞到了亲人身边,“渺”形容距离遥远,“两地悬”则形象地描绘了两人分隔两地的痛苦。

整体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普通旅人在风雨之夜的真实感受。诗中既有对旅途艰辛的描写,也有对亲人思念的抒发,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 诗人将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紧密结合,如“秋山违胜赏,暮雨惜孤眠”,通过景物描写烘托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 语言朴实: 全诗没有华丽的辞藻,用最朴实的语言表达最真挚的情感,读来亲切自然。
* 意境深远: 诗的最后两句“不尽离魂渺,徐州两地悬”,将个人的思念之情升华到对人生离别的普遍感慨,令人回味无穷。

总结:

《宿蠡口》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真情实感的诗作。它让我们看到了古代旅人的艰辛,也感受到了亲人之间深厚的感情。即使今天读来,依然能引起我们的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