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述

自从别家来,十夕九梦亲。
父念子行役,不因存殁分。
存为倚门望,隔形不隔神。
殁为空中魂,魂依游子身。
危高山之巅,慄深水之漘。
悲哉同行子,生独为鲜民。
白云处处多,天涯见无因(可补《陟岵》、《蓼莪》之缺。)。

现代解析

这首诗《梦述》讲的是一个离家在外的游子对亲人深深的思念,情感真挚动人。

主题核心: 全诗围绕"思念"展开。离家后,游子十个晚上有九个梦到亲人,说明思念已经成了生活的常态。他想象父亲无论生死都在牵挂自己——活着时倚门盼儿归,死后灵魂也会跟随保护儿子。这种双向的思念让诗有了温度。

画面感强的对比: - "危高山之巅,慄深水之漘"用高山深水的险境,对比游子独活的孤独感 - "白云处处多,天涯见无因"说白云随处可见,却找不到家乡的那一朵,体现咫尺天涯的无奈

打动人的细节: 1. "隔形不隔神":即使阴阳两隔,亲情的精神连接不断 2. "魂依游子身":用"魂魄随身"的想象,把无形的牵挂写成有形的陪伴 3. "生独为鲜民":活着的人反而像孤儿,颠覆传统认知,更显悲痛

语言特色: 全诗像在自言自语,没有华丽辞藻,就像深夜对家人倾诉的私语。"悲哉""念"这些直白的词,反而让感情更真实。最后两句用白云作比喻,把抽象的思念变得看得见摸得着。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它把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思乡之情,用梦境、想象、自然景物具象化,让读者在"父亲倚门望""魂魄随身"这些画面中,看到自己牵挂家人的影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