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姑碥

画眉啼春山木香,懒云窈窕扶红墙。
妆楼一角夕阳冷,宝镜摇魂堕蟾影。
双蛾扫绿参差光,苔痕绣蚀轻罗裳。
银波湿地花枝舞,珠泪横斜织秋雨。
刺天石骨青嶙峋,螺旋蚁折愁行人。
芙蓉劈碎断厓裂,倒卷银河千尺雪。
灵风飒飒回蜺旌,夜半月落金鸡鸣。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深神秘的山间景象,充满仙气和梦幻色彩。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1. 开篇用画眉鸟的啼叫引出春天的山林,云雾缭绕中隐约可见红色围墙,营造出朦胧的美感。这里的"懒云"形容云朵慵懒地飘动,"窈窕"则赋予云雾柔美的姿态。

2. 诗中出现了很多精致的意象:夕阳下的妆楼、映着月光的宝镜、绣着苔痕的罗裙,这些细节描写让画面充满女性化的柔美气息,暗示可能与仙女有关。

3. 景物描写由柔转刚:从湿润的花枝、如泪的雨滴,突然转到陡峭的石崖、螺旋的山路,再到劈碎的芙蓉(山峰)和倒悬的瀑布,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

4. 结尾处灵风飒飒、旌旗飘舞,在深夜月落时传来金鸡报晓,营造出亦真亦幻的氛围,让人分不清是仙境还是现实。

全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柔美与险峻、现实与虚幻完美融合,展现了一个既美丽又险奇的仙家境地。诗人运用丰富的色彩对比(红墙、绿苔、银波)和动静结合的手法(静态的妆楼与飞舞的花枝),让整首诗如同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