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长 庚午秋,谒彊村翁沪上,日坐思悲阁谈词,吴湖帆为图以张之。赋此报湖帆,并索翁和

王风委草,骚赋怨兰,危弦思苦谁说。
坐对素秋摇落。
芳菲与鹈鴂。
吟壶永、双练发。
悄未觉,翠销红歇。
镇闲写,解带披襟,满座香发。
长恨付梨园,似锦湖山,南渡最凄咽。
况是泪枯啼宇,冬青更愁绝。
斜阳事,人世别。
怎料理、此间情切。
画图展、后视如今,何处风月。

现代解析

这首词是作者拜访前辈词人彊村翁后,与画家吴湖帆交流时所作。全词以秋天的萧瑟为背景,抒发了深沉的家国情怀与人生感慨。

上阕开篇用"王风委草"比喻传统文化衰败,以"危弦思苦"形容内心的忧思无人理解。坐在阁中看着秋天草木凋零,花香鸟语都成了哀愁的象征。"吟壶永"四句写他们长时间吟诗作对,不知不觉间连衣服上的翠色红色都褪尽了,但挥毫泼墨时满室墨香依旧,展现文人雅集的场景。

下阕转入更深沉的感慨。用"梨园"典故暗指南宋灭亡的悲剧,说锦绣河山在南渡后最令人痛心。"泪枯啼宇"与"冬青"的典故,表达对故国的哀思。"斜阳事"以下几句是词眼:人间聚散如同夕阳易逝,这份愁绪该如何排解?最后看着吴湖帆绘制的画作,感叹时过境迁,当年的风雅时光再也找不回来了。

全词妙在将个人感遇与家国之思融为一体。通过文人雅集、历史典故、眼前秋景的层层铺垫,最终落在对时光流逝、文化衰微的深沉慨叹上。语言凝练而意境深远,展现了传统文人在时代变迁中的典型心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