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董文敏秋山图 其二 (己酉稿,清宣统元年)

歇绝风流五百年,海天呼鹤话云间。
于今画隐楼头看,不是吴山是粤山(图为粤中庐氏画隐楼旧藏。)。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观赏一幅古画《秋山图》后有感而发。全诗通过对比古今,表达了对传统艺术传承的感慨。

前两句"歇绝风流五百年,海天呼鹤话云间"是说:这幅画展现的艺术风采已经中断了五百年,画中仙鹤在云间鸣叫的景象,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辉煌。这里用"五百年"强调时间久远,"呼鹤"这个意象既描绘了画中景物,又暗喻艺术精神的呼唤。

后两句"于今画隐楼头看,不是吴山是粤山"则转到现实:如今在"画隐楼"欣赏这幅画时,发现画中景物已不是江南的吴山,而是岭南的粤山。这里通过地理变迁,暗示艺术收藏流转的沧桑,也透露出作者对艺术传承现状的复杂心情。

全诗短短四句,却包含了时空转换、今昔对比,既有对艺术传统的追怀,又有对现实变迁的感慨。语言简洁但意境深远,让读者感受到艺术品在历史长河中的命运流转。

丘逢甲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