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看人削树成槎,布帆海上秋风浪。白头坡老,知津水手,倚桄榔杖。九点齐州,半生髀肉,烟尘苍莽。但北窗梦转,青阴满眼,抚陈迹、玩新涨。
世事艰难已遍,笑而今、不堪重想。龙筋虎骨,根深伏兔,擎空千丈。礼乐文章,终须梦卜,南人为相。问凌烟生面,他时仿佛,似何人像。

现代解析

这首《水龙吟》借树木喻人生,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世事沧桑的深刻感悟。

上阕以"削树成槎"开篇,用造船比喻人生历练。就像老木匠把树木打造成船只,人也要经历风雨才能成长。"白头坡老"三句刻画了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形象,他拄着拐杖站在海边,看尽人间百态。"九点齐州"以下转入回忆,半生奔波让大腿都磨出了茧子,如今只能在北窗下回忆往事,看着新涨的潮水感慨万千。

下阕转向对现实的思考。作者说世事艰难已经尝遍,现在连回想都觉得可笑。"龙筋虎骨"三句笔锋一转,赞美那些像大树一样根基深厚、顶天立地的英雄人物。但随即又感叹,再好的礼乐文章、再高的官位,终究是南柯一梦。最后以问句作结:将来在凌烟阁上,这些人的画像会像谁呢?暗示功名利禄都是过眼云烟。

全词最动人的地方在于将树木的生长与人生的历程巧妙对应。从被砍伐的树木到顶天立地的大树,从年轻时的闯荡到年老时的回忆,都在诉说一个道理:人生要像大树一样扎根深处,经得起风雨,但最终都要归于平淡。这种对生命的透彻理解,正是这首词的魅力所在。

刘辰翁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 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