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湖曲访山堂居士留赠

幽径春寒峭,野花开未繁。
篱疏摇竹影,桥侧络松根。
山雾欲为雨,溪流总到门。
我来寻逸士,相对欲忘言。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寻访隐士的宁静山居生活,充满自然意趣和禅意。

开头两句写初春山路的清冷幽静——小路幽深,春寒料峭,野花还没到盛开的时节。这里用"峭"字形容寒冷,让人仿佛能感受到山间刺骨的凉意。

中间四句生动刻画隐士居所的环境:竹篱疏落,竹影随风轻摇;小桥旁,松树的根须盘绕交错。山中雾气弥漫,像要酝酿一场春雨;溪水蜿蜒流淌,最终汇入隐士的门前。这些画面动静结合,"摇""络"两个动词用得巧妙,让静止的景物活了起来。

最后两句点明主题:诗人专程来拜访这位超脱世俗的隐士,两人相对而坐,心意相通,无需多言。"忘言"二字最妙,既表现隐士的清高淡泊,也体现知音相遇的默契,颇有陶渊明"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意境。

全诗用白描手法,语言清新自然,通过对山居景物的细腻观察,传递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最打动人的是那种远离喧嚣的宁静之美,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感,读来令人心生向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