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徐松巢韵

欲寄音书碧宇空,几回溪上佇秋风。
离愁自叹三千丈,飞梦长随十八公。
尚书兰孙怀旧好,颇疑梨枣闷新功。
寅君近况知何似,想见丹炉夜夜红。

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的是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时光流逝带来的感慨。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1. 想寄信却无从寄达的无奈 开篇说想给朋友写信,但望着空旷的天空不知往哪寄("碧宇空"),在溪边迎着秋风站了很久。这种画面感很强,就像我们拿着手机想发消息却不知对方在哪,只能对着空气发呆。

2. 用夸张手法写思念之深 "离愁三千丈"像说愁绪有珠穆朗玛峰那么高,"飞梦十八公"可能是梦见和友人一起修仙(古代"十八公"常指松树或仙人)。这种夸张让我们直观感受到作者思念到失眠多梦的状态。

3. 新旧时光的对比 提到"尚书兰孙"(可能指友人过去的官职)怀念旧日情谊,又疑惑现在对方是否还在钻研学问("梨枣"指书版,"新功"指新成就)。就像我们翻看朋友老照片时,会好奇他现在在忙什么。

4. 结尾的温暖想象 最后猜想友人近况,描绘他夜里守着丹炉炼药的场景("丹炉夜夜红")。这个红色炉火的画面,既可能是真实描写对方在炼丹,也暗含希望对方过得红火的祝福。

全诗用秋风、梦境、炉火这些日常意象,把说不清的思念变得具体可感。就像现代人用"看星星""数羊"来表达失眠,古人用"三千丈愁""夜夜红炉"来写牵挂,情感本质是相通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