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别朋友钱原博去南京任职时写的,充满了对南京的赞美和对友人的期许。
前四句是作者回忆南京的壮丽景象:首句直接点出南京是自己曾经游历过的地方,称它为"天设东南第一州",用"天设"强调南京地理位置的优越。接着用"鸣凤台"和"飞龙窟"两个典故,描绘南京既有高耸入云的楼台,又有临江而建的宫殿遗址,展现古都的雄伟气势。
中间两句写南京的重要地位:"四方贡赋通京口"说各地物资都通过京口(镇江)运往南京,"万古波涛浸石头"用长江浪涛拍打石头城(南京别称)的景象,暗示这座城市历经沧桑却依然屹立。
最后两句转到送别主题:作者祝愿朋友在南京仕途顺利("官况好"),并期待他能寄来描写南京的新诗作。这里的"新题"既指新写的诗,也暗含希望朋友能在南京有所作为、创造新篇章的意思。
全诗通过历史典故和地理特征的铺陈,既展现了南京作为古都的厚重底蕴,又表达了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在写景中寄托情谊,显得大气而不失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