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  过济南 中秋咏月

冰轮谁碾就,千尺起,啸台东。
记白傅堤边,庾公楼上,几度曾逢。
今宵广寒高处,问嫦娥、环佩在何峰。
天上银河珠斗,人间玉露金风。
听江楼鹤唳横空。
人影立梧桐。
有宫锦袍绯,纶巾头白,铁笛仙翁。
欲乘明月飞去,过严城、下界打霜钟。
醉卧三山绝顶,倒看万个长松。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中秋之夜,作者在济南赏月时的所见所感,充满浪漫的想象和豪迈的情怀。

上片从月亮写起,开篇就用"冰轮"形容月亮,像是被谁碾出来的玉盘,从啸台东边升起。接着回忆过去在白居易建的堤边、庾亮登过的楼上多次赏月的情景。然后展开想象:今晚在月宫里,嫦娥会在哪座山峰上呢?天上银河灿烂,人间秋风送爽,露水晶莹。

下片转到现实场景。听到江边楼上有鹤鸣划破夜空,有人站在梧桐树下。这人穿着官服,白发戴着头巾,拿着铁笛,像个老神仙。他想要乘着月光飞过城墙,去敲响人间的钟。最后醉倒在仙山顶上,倒看着无数松树——这个结尾特别有画面感,把那种飘飘欲仙的感觉写活了。

全词最妙的是把现实和幻想交织在一起:一会儿是眼前的济南夜景,一会儿又飞到月宫仙境;一会儿是普通的中秋赏月,一会儿又想象自己成仙飞升。这种跳跃的思维和夸张的想象,正是豪放词的特点。语言上虽然也用了一些典故,但整体很流畅,读起来能感受到作者在中秋夜那种兴奋、豪迈的心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