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其一 山怜

壁印狐踪,林开鹿径,山家真个萧条。樵归一束。时带猬中毛。

灶下莫愁薪爨。方才拾老柏枯蕉。常扃户,晚间兔尽,饥虎正悲号。

良宵。偏不出,倦支石枕,醉卧松梢。说好山无数,奇解寻敲。

犹记十年前事,承平久、官税都饶。妻孥食,有时无米,橡栗也常烧。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隐居山林的贫困家庭生活,通过生动的细节展现了山居的艰辛与无奈。

上片用"狐踪""鹿径"开篇,立刻勾勒出人迹罕至的深山景象。樵夫打柴归来,柴捆里还夹着刺猬毛,说明连柴火都得从荆棘丛中艰难获取。灶台边堆着柏树枝和枯蕉叶,这些都是最劣质的燃料,暗示生活的窘迫。晚上要锁紧门窗,因为饥饿的老虎在附近哀嚎,这个细节既写实又令人心惊。

下片写主人公的生活态度。虽然环境艰苦,但他选择"醉卧松梢",用醉酒来逃避现实。提到十年前官府征税还算宽厚,如今却连基本温饱都难保证,妻子孩子经常要靠橡子充饥。最后"橡栗也常烧"这句尤其辛酸,连本应作为食物的橡子都不得不当柴烧,可见贫困到了极点。

全词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在绝境中苦中作乐的态度。主人公明知山中生活艰难,却依然说"好山无数",这种矛盾心理正是词作的深刻之处。通过一个个生活细节,我们看到了古代底层百姓在赋税压迫下的真实生存状态,也感受到作者对贫苦人民的深切同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