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刘金珠惜花仕女图(一九七九年义乌作)
一宿雨狂暮色昏,伤春心事莫重论。
楼上珠帘慵不捲,花带清露垂泪痕。
拈得一枝香未歇,道逢知己胜感恩。
栏曲渐高花影移,西风小立动愁思。
花开花落应时节,秋月春风任所施。
今日花飞汝相惜,明朝又坠几多枝。
早知一般归摇落,何必年年苦争春。
魏紫姚黄转眼尽,玉堂金马俱埃尘。
由来万物有常则,递换因循随大钧。
著意葬花人易老,惜花未必知花人。
画师近日性何孤,写出惜花仕女图。
图成索诗要自作,操翰惭吾滥吹竽。
灯前读画频叹息,寒夜敲诗酒一壶。
浅水扬舲⑴徒费力,佛头点污论岂诬。
匆匆寄去衢江上,开卷能博一笑无。
楼上珠帘慵不捲,花带清露垂泪痕。
拈得一枝香未歇,道逢知己胜感恩。
栏曲渐高花影移,西风小立动愁思。
花开花落应时节,秋月春风任所施。
今日花飞汝相惜,明朝又坠几多枝。
早知一般归摇落,何必年年苦争春。
魏紫姚黄转眼尽,玉堂金马俱埃尘。
由来万物有常则,递换因循随大钧。
著意葬花人易老,惜花未必知花人。
画师近日性何孤,写出惜花仕女图。
图成索诗要自作,操翰惭吾滥吹竽。
灯前读画频叹息,寒夜敲诗酒一壶。
浅水扬舲⑴徒费力,佛头点污论岂诬。
匆匆寄去衢江上,开卷能博一笑无。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惜花仕女的形象,通过花开花落的自然现象,表达了人生无常、时光易逝的感慨。全诗语言平实,情感真挚,既有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第一部分(前四句):写暮春时节,一场暴雨过后,暮色昏沉,花朵带着露水,仿佛在流泪。仕女因为伤春而心情低落,连珠帘都懒得卷起。这里用“花带清露垂泪痕”将花拟人化,暗示仕女内心的伤感。
第二部分(中间八句):仕女摘下一枝残花,感叹遇到知己比感恩更重要。她站在栏杆边,看着花影移动,西风吹拂,引发愁思。她想到花开花落本是自然规律,春风秋月也是自然现象。今天有人惜花,明天又有多少花朵会凋零?早知道花朵终究会凋零,又何必年年争相开放呢?这里用“花开花落应时节”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无奈接受,而“何必年年苦争春”则流露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第三部分(后八句):诗人进一步升华主题,指出即使是名贵的魏紫姚黄(牡丹名品)也会凋零,即使是华丽的玉堂金马(象征富贵)也会化为尘土。万物都有其规律,循环往复,无法改变。刻意葬花的人容易衰老,惜花的人未必真正懂花。画师性格孤僻,却画出了惜花仕女图,并索要题诗。诗人自谦才疏学浅,灯前读画叹息,寒夜饮酒赋诗。最后匆匆将诗寄出,希望能博人一笑。这里用“魏紫姚黄转眼尽”等句强调繁华易逝,而“惜花未必知花人”则点明惜花者未必真正理解花的本质。
整体赏析:这首诗以惜花为切入点,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引发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人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时光易逝、繁华易老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生命的达观态度。诗中“花开花落应时节”、“何必年年苦争春”等句,既是对自然规律的总结,也是对人生际遇的感悟,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