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祝次仲八景 其七 平沙落雁

水落洲渚阔,天寒风雪微。
自云排序下,聚翮与沙依。
饥啄芦苇根,何时稻粱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沙洲上大雁栖息的宁静画面,语言朴素却充满画面感。

前两句"水落洲渚阔,天寒风雪微"勾勒出大环境:冬季水位下降,露出宽阔的沙洲,天气寒冷但风雪不大。这里用"阔"字突出了沙洲的广阔,而"微"字又让寒冷中透着一丝温和。

中间四句生动刻画雁群的状态:它们按固定队形降落("自云排序下"),聚在一起依偎在沙洲上("聚翮与沙依")。这里"排序"二字很有意思,让人联想到大雁整齐的飞行队列,"聚翮"则形象地描绘出它们收拢翅膀挤在一起取暖的样子。

最后两句"饥啄芦苇根,何时稻粱肥"道出雁群的困境:只能吃芦苇根充饥,期盼着来年庄稼丰收的季节。这里通过大雁的视角,含蓄地表达了生存的不易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极简的笔墨勾勒出完整的冬日沙洲图景
2. 通过大雁的日常行为,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存智慧
3. 最后两句的"何时"二字,让静态的画面有了时间维度的延伸
4. 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自然生命的细致观察和深切同情

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对大雁群像的精准刻画,让读者自然感受到冬日里生命的坚韧与期盼。

刘学箕

刘学箕,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1192年前后,即宋光宗绍熙时期在世),字习之,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刘子恽之孙。生平未仕,但游历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历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陈以庄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