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读常太翁老先生爱吟草殉节录赋赠四律 其二

十载膺遴选,学优仕更优。不辞山县僻,长抱玉壶秋。

惠入巴人曲,仁销蜀客愁。弦歌琴韵叶,作宰并言游。

现代解析

这首诗赞美了一位德才兼备的地方官员(常太翁老先生),用平实的语言展现了他在平凡岗位上的高尚品格。

前四句写他的仕途经历:经过十年选拔("膺遴选"指被朝廷选中),他学问好、为官更好。不嫌弃偏远小县("山县僻"),始终保持清廉正直("玉壶秋"比喻纯洁如秋日玉壶)。

后四句写他的政绩:像春风化雨般推行惠民政策("巴人曲"指当地民歌),用仁政消除百姓疾苦("蜀客愁"代指民生困苦)。把县衙变成传播礼乐的学堂("弦歌琴韵"),像古代贤臣言偃、子游那样既当官又当老师。

全诗用"学优仕优""玉壶秋""仁销愁"等清新比喻,把传统士大夫"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理想写得亲切可感。通过"山县""巴人""蜀客"等地域特色词汇,让读者看到一位扎根基层、用文化教化百姓的古代清官形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