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老人在七十岁时回顾自己一生的感慨之作,充满了壮志未酬的无奈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开头两句"窄袖单衫捧檄行,秣陵城外汉家营"描绘了诗人年轻时穿着简朴的军装,在南京城外军营中奔走的场景。这里的"捧檄"指传递军令文书,展现了他早年从军的经历。
接下来"非无马服军中将,惜少龙骧水上兵"两句,诗人感叹当时军队中虽然有不少将领,但缺少真正能统领水军的帅才。这反映了诗人对国防力量的忧虑。
"六代黯销金粉气,九重思听鼓鼙声"这两句很有深意。前句说南京作为六朝古都,昔日的繁华已经消逝;后句说朝廷渴望听到战鼓声,暗示国家面临战事。诗人通过古今对比,表达了对时局的担忧。
最后两句"人才支柱谈何易,蒿目时艰愧此生"是诗人的肺腑之言。他说培养国家栋梁之才谈何容易,自己只能眼睁睁看着时局艰难,感到此生有愧。这既是对自己未能实现抱负的遗憾,也体现了一个爱国者的责任感。
整首诗语言朴实但情感深沉,通过个人经历折射出时代风云。诗人以七十高龄仍心系国家,这种"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尤为动人。诗中既有对往事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关切,更有对未来的忧思,读来令人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