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生活中微小的生物作比喻,传递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前两句"蚊眉自可托,蜗角岂劳争":蚊子眉毛那么细的地方都能立足,蜗牛触角那么小的空间何必去争抢。这里用夸张的比喻说明,人其实不需要太多生存空间,更不必为蝇头小利争斗。
后两句"欲效丝毫力,谁知蝼蚁诚":想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可谁能理解蝼蚁的这份真诚呢?通过蝼蚁的视角,表达了小人物也想尽己所能,却常常不被人理解的无奈。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用微小的虫子比喻普通人,既写出了小人物的生存智慧(知足常乐),又道出了他们的辛酸(努力不被看见)。诗人似乎在说:我们每个人都像这些微小生物,在有限的空间里尽力活着,虽然力量微小,但这份努力同样值得尊重。
这种以小见大的写法,让普通读者也能联想到自己的生活处境,产生共鸣。
雍裕之
雍裕之雍裕之:唐朝人(约公元八一三年前后在世)字不详,蜀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宪宗元和中前后在世。有诗名。工乐府,极有情致。贞元后,数举进士不第,飘零四方。裕之著有诗集一卷, 《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