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目

偶然看树过平桥,老尽墙边杞朮苗。
不分蛛丝与蜗壳,也随残照集芳条。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看似平凡却充满深意的日常场景。诗人偶然走过平桥时,注意到墙边那些已经枯萎的杞朮苗,以及蜘蛛网、蜗牛壳这些微小事物,它们都沐浴在夕阳的余晖中,静静地停留在枝条上。

诗中"老尽墙边杞朮苗"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凋零,那些曾经鲜活的植物如今已经枯萎。"不分蛛丝与蜗壳"告诉我们,无论是精致的蛛网还是坚硬的蜗牛壳,在时间面前都是平等的。最后"也随残照集芳条"展现了一个动人的画面:夕阳的余晖温柔地笼罩着这一切,让这些平凡甚至衰败的事物都焕发出一种特别的美。

这首诗的妙处在于诗人用细腻的观察,把最普通的景物写得意味深长。它告诉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有诗意,即便是衰败、微小的事物,在特定的光线下也能展现出独特的美。这种对日常细节的关注和感悟,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张镃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