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凉的夏夜宫廷场景,通过几个生动的画面传递出别样的感受。
前两句写景:玉石台阶在月光下泛着露水的光泽("玉阶天近露华流"),夜深时凉风吹进了华丽的楼阁("夜久凉风入凤楼")。这里用"玉阶""凤楼"暗示这是皇宫,但重点不在奢华,而在夜晚的清凉静谧。
后两句转入回忆:诗人问是否还记得曾经进献过翠绿色的皮衣("曾把翠云裘进否"),因为六月的京城竟比秋天还冷("上京六月冷于秋")。这里的"冷"既是真实的温度,也可能暗指宫廷生活的清冷孤寂。
全诗妙在把夏夜写得像深秋,打破了我们对"六月酷暑"的常规认知。通过"露华""凉风""翠云裘"这些带着凉意的意象,配合"冷于秋"的夸张说法,让读者感受到宫廷中那种不同于民间的特殊氛围。既写出了夏夜难得的清凉舒适,又隐隐透露出宫中人身居高位却感受不到人间温情的微妙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