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园魂(壬辰)

神州第一馆,名德自浩滂。
晚来朔风吼,日月为敛光。
疏数霜钟鸣阳九,塔铃悠咽动八荒。
仆本恨人无馀泪,彻骨裂笛闻山阳。
时流衮衮似陆沉,髫龀少年皆盲瞽。
因问余:“子非鬼,安知鬼之苦”?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二千万冤魂野鬼无庙宇?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何谓入地无门,上天无路?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狱由三字,天庭地府无从诉?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牛鬼与蛇神,腥风共苦雨”?
心如墨翟悲丝染,人道溷溷凭谁铸?
“石笔”摩天干气象,邙山苍茫惊六趣。
汗青已然空“石书”,叶走风萧日将暮。
“劫结”磊嵬警阳秋,人间何世路何处?
病足趑趄近“恸石”,恸石声訇靡千树。
镌者尊人殛冤狱,扑哭苍岩刀作笔。
生不见人死无尸,星如磷火天如漆。
阴阳梦断关山渺,孽海招魂飘雪魄。
三生石上问前因,华颜青丝今已白。
海未枯兮石未烂,残躯悯怀悲万亿。
东海洪波苍生泪,夏民及汝偕亡日。
青山有约迎灵塔,夕照湖光潋血水。
苍狗云衣遂幻紫,乐俑丝竹骤变徵。
骇闻恸石对我语,恸极涕迸万年髓。
“予凝应在盘古时,石身寿也雠山鬼。
阅尽桑海间,亲历恐龙死。
道生说法曾点头,重厚坚贞无块垒。
且说赤马苍天真狂醉,八亿芸芸尽馀子。
齧食已无鲁二生,更有束发胡戎羔羊仔。
天倾地陷四维绝,劫尘虺虺共工罪。
人文化成三千载,有耻且格成无耻”。
犹闻古石殷勤语:“万劫不复非剥复,剥复未将华夏毁”。
聆听恸石言,于我心戚戚。
颠沛知弘毅,道远何逼仄。
易灭山中匪,难诛心中贼。
彭公痛板荡,“思安”千秋德。
肇因菩萨行,蒿莱收白骨。
博物铭劫史,问天悬劫结。
我悼塔园魂,涕泗衣衫湿。
我别塔园塔,四垂近墨色。
檐铃振风高,磷眼眦月黑。
如萤火明灭,恐我前路失。
抉目荡天地,魂兮安未息。

现代解析

这首《塔园魂》是一首充满悲愤与反思的现代诗,通过"塔园"这一意象,揭露了历史中的苦难与冤屈。全诗以"鬼魂"的视角展开,控诉了那些被遗忘的悲剧。

诗的开头用"神州第一馆"引出塔园,暗示这里埋葬着无数冤魂。作者用"日月敛光"、"霜钟鸣动"等意象营造出阴森压抑的氛围。中间通过"鬼"与"我"的对话,直接质问社会对历史真相的漠视,痛斥那些被"三字狱"(指莫须有的罪名)迫害的生命。

诗中反复出现的"石"是核心意象:
1. "石笔"象征记录历史的工具
2. "石书"暗指被篡改的历史记载
3. "恸石"是诗中最重要的拟人化形象,这块从盘古时代就存在的石头,见证了恐龙灭绝到人类文明的兴衰,却对现代社会的荒诞感到震惊

最后部分通过"磷火"、"萤火"等微弱的光亮意象,表达在黑暗中寻找真相的艰难。结尾"魂兮安未息"的呼唤,既是对亡灵的告慰,也是对生者的警示。

全诗的艺术特色在于:
1. 用鬼魂视角打破时空限制,让古今对话
2. 将具体历史事件升华为永恒的人性思考
3. 密集使用黑暗意象(墨色、磷火、苍狗)营造沉重感
4. 通过石头这个"永恒见证者"的设定,形成历史与现实的强烈对比

这首诗的价值在于用诗意的语言守护历史记忆,提醒人们:有些苦难不该被遗忘,有些反思必须持续。作者将个人悲愤升华为对人类命运的思考,使诗歌具有超越时代的警示意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