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清芬阁
人言不同调,是说一何浅。
丈夫生世间,出处各有意。
仕以行其道,隐以求其志。
一以隐为高,伊吕当不起。
一以仕为乐,夷齐不饿死。
我观二子心,舒卷如春云。
邂逅作霖雨,本是版筑君。
乃祖配子陵,桐江饱风月。
乃孙拥麾幢,遗爱浃闽粤。
相望二百年,家学留青编。
冥鸿与栖凤,进退两俱贤。
秋冬享烝尝,瞻像不泚颡。
独抱元成经,肯作世南匠。
种田刈禾黍,种圃收兰芝。
请诵裳华篇,有之以似之(影印《诗渊》册四页三○三八)。
现代解析
这首《题清芬阁》是一首赞美英德兼备、追求高尚品德的诗。整首诗用优美的语言,通过丰富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人生价值选择的深刻思考。接下来,我将逐句分析这首诗。
首句“元英以隐名”,是说一个人拥有卓越的才能和智慧,却选择隐居,保持低调的生活方式。“务德以仕显”则是说有些人致力于道德修养,通过出仕来展现自己的才华和品德。这两句表达了人们对人生道路的不同选择。
第三句“人言不同调”,指出人们对于人生价值的看法各不相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追求。“是说一何浅”暗示那些只看表面的人无法理解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接下来的句子描述了真正的英雄人物,他们有着高尚的追求和志向。“丈夫生世间,出处各有意”,强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轨迹和选择。有的人选择出仕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社会责任,“仕以行其道”;有的人选择隐居是为了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隐以求其志”。
然后,诗人通过对比古代杰出人物来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观点。他赞美了那些选择隐居的伊尹、吕尚等古代贤者,他们虽未出仕,但同样被人们尊崇。同时,他也赞扬了那些选择出仕的贤者如伯夷、叔齐等,他们的事迹表明出仕与否并不是评价一个人的唯一标准。
接下来,“我观二子心,舒卷如春云”,诗人通过比喻描绘了这些古代贤者心灵的舒展和变化,如同春天的云朵一般自由自在。他们的心境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时而如春雨滋润万物,时而默默耕耘。
接下来的诗句中,“乃祖配子陵”,是指那些高尚的祖先与严光(子陵)相配匹;“桐江饱风月”,表达了诗人在欣赏桐江美景时感受到的宁静和自由;“乃孙拥麾幢”,则暗示了这些后代继承了祖先的遗志和才华。
最后几句诗描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相望二百年,家学留青编”,表达了家族传承的美好传统;“冥鸿与栖凤,进退两俱贤”,用比喻赞美了那些无论在隐居还是出仕中都能展现自己才华的人。结尾部分则描绘了诗人在秋冬之际祭祀祖先的情景,他瞻仰祖先的遗像,感叹他们的精神遗产。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坚持元德经的精神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种田刈禾黍,种圃收兰芝”,则暗示了诗人愿意投身于平凡的生活中,追求内心的平和与满足。整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高尚品德和人生价值的追求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