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空林公归荣
四序有代谢,卷舒惟其时。
达人戒止足,宠禄岂足縻。
结发事明君,誓竭股肱为。
服官历中外,积誉日以驰。
抚摩育群生,斩刈平诸夷。
文武时并用,岭海恬以熙。
宸衷眷劳绩,平土陟攸司。
累章不得谢,卧家复恳辞。
玺书重褒慰,廉退乃其宜。
舆夫并月俸,优老恩复滋。
桑榆延馀晖,山水发幽姿。
锄荒步层曲,抱杖临清池。
泉山诸老翁,还往良无期。
衣缨倾洛社,风流将在兹。
达人戒止足,宠禄岂足縻。
结发事明君,誓竭股肱为。
服官历中外,积誉日以驰。
抚摩育群生,斩刈平诸夷。
文武时并用,岭海恬以熙。
宸衷眷劳绩,平土陟攸司。
累章不得谢,卧家复恳辞。
玺书重褒慰,廉退乃其宜。
舆夫并月俸,优老恩复滋。
桑榆延馀晖,山水发幽姿。
锄荒步层曲,抱杖临清池。
泉山诸老翁,还往良无期。
衣缨倾洛社,风流将在兹。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功成名就的官员(林公)主动退休、回归田园的故事,展现了古代文人对进退有度的智慧追求。
全诗分三个层次:
1. 人生选择(前八句)
用四季轮转比喻人生规律,聪明人懂得知足。林公年轻时立志报效朝廷,从地方到中央都政绩斐然,既能安抚百姓("抚摩育群生"),又能平定叛乱("斩刈平诸夷"),实现了"出将入相"的理想。
2. 急流勇退(中间八句)
皇帝多次挽留这位能臣,但他坚持辞官。最终朝廷被他的清廉打动,不仅批准退休,还给予特殊待遇(保留车夫和俸禄),这种"光荣退休"的结局反映了古代对清官的尊重。
3. 田园之乐(后八句)
描写退休生活像晚霞般美好:拄杖游山玩水,开荒种地,与老友们聚会。最后用"洛阳耆英会"的典故(北宋文彦博等人的雅集),预言林公的退休生活将成为新的风雅典范。
全诗亮点:
- "卷舒惟其时"像现代人说的"该拼时拼,该歇时歇"
- 对退休生活的描写具体生动,比如"锄荒步层曲"让人看到老干部扛锄头开荒的可爱画面
- 最后把退休派对比作名人俱乐部,幽默中带着自豪
这种诗在古代相当于"优秀干部退休感言",但比现代发言更有诗意,既有事业成就感(平乱安民),又有人生智慧(不贪权位),还有生活情趣(种地交友),展现了古代精英的理想人生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