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迟王员外时行
凉风升寒节,切切充重帏。
坚冰戒时至,鸿雁明其几。
春滋净不处,秋隼方高飞。
鉴物沈幽志,谁能不怀归。
素月临丘榛,灼灼澄圆晖。
圆晖岂不爱,零露沾我衣。
迟我同怀子,濡滞尚安之。
呼琴为子鸣,调苦使心违。
不恨岁载徂,但恨知音稀。
盈缩本恒理,伤哉生别离。
坚冰戒时至,鸿雁明其几。
春滋净不处,秋隼方高飞。
鉴物沈幽志,谁能不怀归。
素月临丘榛,灼灼澄圆晖。
圆晖岂不爱,零露沾我衣。
迟我同怀子,濡滞尚安之。
呼琴为子鸣,调苦使心违。
不恨岁载徂,但恨知音稀。
盈缩本恒理,伤哉生别离。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思念友人的场景,充满了孤独感和对知音的渴望。
开头写秋夜凉风渐起,寒气加重,用"坚冰将至""大雁南飞"暗示冬天临近。这里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
中间部分写诗人独自赏月,月光虽美,但夜露打湿衣裳,暗示思念之情难以排解。"迟我同怀子"直接点出在等待志同道合的朋友,但对方迟迟未至。
最后诗人弹琴抒怀,琴声悲苦反而让心情更沉重。他并不为岁月流逝而遗憾,真正痛心的是知音难觅。结尾"盈缩本恒理"说万物盛衰本是常理,但"生别离"的痛楚依然令人伤感。
全诗通过秋夜、寒月、孤琴等意象,将自然界的萧瑟与内心的孤寂完美融合,表达了知识分子在乱世中对真挚友谊的渴求。语言质朴却情感深沉,能让现代读者感受到古人那种纯粹而深刻的情感世界。
郑善夫
(1485—1523)福建闽县人,字继之,号少谷。弘治十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榷税浒墅。愤嬖幸用事,弃官归。正德中,起礼部主事,进员外郎。谏南巡,受廷杖,力请归。嘉靖初,以荐起为南京吏部郎中,途中病死。工画善诗。有《少谷集》、《经世要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