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作

在山何所乐,独与涧鱼亲。
得水灵台净,茹经石室春。
不知朝有汉,孰谓德无邻。
濯足沧浪外,陶然守此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居山林的隐士生活,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超脱和对自然本真的追求。

开头两句"在山何所乐,独与涧鱼亲"直接点明主题:住在山里最大的快乐,就是能与溪水中的鱼儿作伴。这里用"涧鱼"这个意象,暗示了诗人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生活状态。

"得水灵台净,茹经石室春"这两句继续描写隐居生活:清澈的溪水让心灵变得纯净,在石室中研读经典就像沐浴在春风里。"灵台"指心灵,"茹经"是研读经典的意思,但诗人用"春"来形容读书的感受,让这个画面变得温暖生动。

"不知朝有汉,孰谓德无邻"用了陶渊明《桃花源记》中"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典故,表示完全不了解外面的朝代更替,也不在乎别人说自己没有知己。这两句突出了诗人与世隔绝、超然物外的态度。

最后"濯足沧浪外,陶然守此真"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在清澈的江水中洗脚,快乐地保持着内心的纯真。"沧浪"指江水,"陶然"是快乐陶醉的样子,这个画面既生动又富有深意,象征着洗去尘世烦恼,保持本真。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通过具体的山居生活细节,展现了一种返璞归真的人生境界。诗人不直接说教,而是用"涧鱼"、"石室"、"濯足"等富有画面感的意象,让读者感受到隐居生活的宁静美好,体会到超脱世俗的快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