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瞒疑冢
怀古意激昂,河山去逶迤。
曹瞒世已矣,遗冢何累累。
大陆昼晦晏,惊飙荡殷圻。
我行倦中野,登望兴遐思。
国步属艰难,委身济倾危。
丈夫功业立,忠孝铭常彝。
汉贼不两立,雄奸当世知。
遗骸委黄壤,千载孰忍欺。
我欲假六丁,伐兹使平夷。
一洗狐媚耻,无将行路疑。
曹瞒世已矣,遗冢何累累。
大陆昼晦晏,惊飙荡殷圻。
我行倦中野,登望兴遐思。
国步属艰难,委身济倾危。
丈夫功业立,忠孝铭常彝。
汉贼不两立,雄奸当世知。
遗骸委黄壤,千载孰忍欺。
我欲假六丁,伐兹使平夷。
一洗狐媚耻,无将行路疑。
现代解析
这首《曹瞒疑冢》是一首借古讽今的怀古诗,通过曹操的疑冢讽刺历史上那些虚伪奸诈的权贵人物。
诗歌开头描写了诗人怀古的激昂心情,看到蜿蜒的河山,想到曹操虽然已经去世,但留下的疑冢却遍布各地。这里用"遗冢何累累"暗示曹操生前多疑,死后还要设下许多假坟墓来迷惑世人。
中间部分描写了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感。他看到大陆昏暗,狂风肆虐,感到十分疲惫。这时诗人联想到国家命运多舛,需要有人挺身而出拯救危难。他认为大丈夫应该建功立业,忠孝两全。这里"汉贼不两立"一句,直接点明曹操是汉朝的奸贼。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愤慨。他说曹操的尸骨虽然埋在地下,但千年来谁忍心欺骗后人呢?诗人甚至想借用神话中的六丁神将,把这些假坟墓都铲平。这样就能洗刷曹操"狐媚"(虚伪奸诈)的耻辱,让后人不再被这些假象所迷惑。
整首诗通过批判曹操的多疑和虚伪,实际上是在讽刺现实中那些道貌岸然却心怀鬼胎的权贵人物。诗人用激昂的语言表达了对虚伪奸诈的强烈不满,展现了一个正直文人的气节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