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少年英雄的故事,背景是明朝灭亡的悲壮时刻。
前两句用对比手法描绘历史场景:南京城头竖起投降的白旗(象征明朝灭亡),而一位忠臣宁愿跳海也不愿向新王朝屈服("帝秦"借指清朝)。一降一抗,突显人物的气节。
后两句揭示主人公的特殊经历:国仇家恨让他无法忘记,才15岁就参军抗清。"髫年"指小孩扎辫子的年纪,强调他从军时还是个孩子,这种反差让人心疼又敬佩。
全诗短短四句,既有宏大的历史背景(改朝换代),又有具体的个人故事(少年从军)。通过"夜竖降旗"与"蹈海拒降"、"十五岁"与"报国仇"的强烈对比,展现了一个在民族危亡时挺身而出的少年形象,传递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