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中孤独愤懑的文人形象,通过几个生动的画面表达了对现实的失望和内心的激荡。
前两句写诗人在野史亭边记录梦境般的往事,乌鸦的叫声让他感到自己身处天涯般孤独。"训乌"可能暗指当时的社会环境让人感到压抑。
中间四句用强烈的对比表达情绪:"素心"指纯洁的心愿,却只能与虚构的"黄奶"(可能指酒或虚幻之物)为友;"白眼"表示轻蔑,但看多了让人眼前发黑。茫茫江水只能供人击楫抒愤,残破的山河在箫声中更显凄凉。这些意象都暗示着对时局的不满。
最后两句最激烈:深夜酒醒后情绪恶劣到极点,诗人竟然带着刀剑去拜访剧孟(汉代著名侠客)。这个突兀的结尾生动表现了文人内心压抑到极致的爆发,从温文尔雅突然转向暴力倾向,形成强烈反差。
全诗的魅力在于用日常景物(乌鸦、山水)和身体感受(白眼发黑、酒醉)来隐喻深沉的社会忧愤,最后用戏剧性的场景将情绪推向高潮,让读者感受到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苦闷与挣扎。
钱曾
(1629—1701)江南常熟人,字遵王,号也是翁。贯花道人、述古主人。少学于族祖谦益,深受赞赏。所居述古堂,多善本书。绛云楼失火后,所余书籍及谦益之诗文稿,均归述古堂。所撰《读书敏求记》,于板本原委,叙述甚详。又为谦益《初学》、《有学》两集作注。另有《述古堂书目》及《怀园》、《莺花》、《交芦》、《判春》、《奚囊》诸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