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张明成司业饮管子安使君舟中申旦而别各赋一诗
未妨关法急,来就使君期。胜算藏彄戏,遍师刻烛诗。
闻歌两岸近,荡桨百壶移。野烧侵沙灭,疏钟渡水迟。
西山半衔月,南浦暗流澌。旅雁啼更彻,樯乌讹尾时。
江空人籁息,衣冷曙霜欺。极乐无朝夕,轻装动别离。
脂膰秣五马,前路满旌麾。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通宵达旦的舟中酒宴,以及黎明时分的离别场景。诗人用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感受,展现了朋友相聚的欢乐与分别的不舍。
开头写诗人不顾官府禁令(关法急),特意赴约与使君(管子安)相聚。酒宴上有游戏(藏钩戏)和限时作诗(刻烛诗)的雅趣,两岸歌声渐近,划桨声中酒壶不断传递,显得热闹非凡。
随着夜深,野外篝火渐渐熄灭(野烧侵沙灭),寺庙钟声从水面缓缓传来(疏钟渡水迟)。此时月亮悬在西山(西山半衔月),南边河岸的冰悄悄融化(南浦暗流澌)。大雁的夜啼格外清晰(旅雁啼更彻),船桅上的乌鸦不时摆动尾巴(樯乌讹尾时),这些细节渲染出深夜的静谧。
到了破晓时分,江面空寂(江空人籁息),晨霜打湿了衣衫(衣冷曙霜欺)。诗人感慨欢乐时光总是短暂(极乐无朝夕),转眼就要轻装告别(轻装动别离)。最后以喂饱马匹(脂膰秣五马)、前路旌旗招展(前路满旌麾)作结,暗示使君即将踏上征程,给这场聚会画上句号。
全诗通过从黄昏到黎明的完整时间线,将欢聚的喧闹、深夜的宁静、清晨的离愁层层递进,既有觥筹交错的热烈,又有"天下无不散之筵席"的淡淡忧伤,展现了古人高雅的生活情趣和真挚的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