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官员在皇宫中的日常生活片段,充满了怀旧之情。
首联“清宵藜火带星光,天禄曾为著作郎”写的是作者曾在宫中熬夜工作的场景——深夜点着藜草照明,星光相伴,自己曾是负责编撰典籍的官员(“天禄”指皇家藏书阁,“著作郎”是官职)。
颔联“门下候朝深坐馆,殿前回院曲通廊”写等待上朝时的情景:在宫门内的馆阁中静坐,殿前曲折的回廊连通各处,展现了皇宫建筑的幽深和庄严。
颈联“群公次第多含笑,满袖氲氤尚有香”写同僚们依次上朝,彼此微笑致意,衣袖间还残留着熏香的芬芳。这里既表现了官员们的优雅礼仪,也暗示了宫廷生活的富贵气息。
尾联“黄屋朱扉照初日,中官两两玉阑旁”以清晨的皇宫景色作结:金色的屋顶和红色宫门映照着朝阳,太监们三两两站在白玉栏杆旁。画面富丽堂皇,又带有一丝静谧感。
全诗通过细腻的细节描写,展现了宫廷生活的华贵与秩序感,同时透露出作者对过去任职经历的怀念。没有直接抒情,但字里行间能感受到一种对往昔荣光的追忆。
陈沂
(1469—1538)明南京人,先世本浙江鄞县人,以被征入太医院居南京,字宗鲁,后改鲁南,号石亭。陈钢子。正德十二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讲。以不附张璁出为江西参议,历山东参政,又为张璁所中,改行太仆卿致仕。少好东坡,中岁乃宗盛唐,为文出入《史》、《汉》,工画及隶篆,亦能作曲。与顾璘、王韦称金陵三绝,又益以朱应登称四家,并有“弘治十才子”之誉。著作甚富,有《金陵古今图考》、《畜德录》、《金陵世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