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彭应期下鄱阳

当年心事几绸缪,长记天西玉一钩,
客里近来嗟我倦,江边得得送君游。
读书会有新功用,把酒聊寻旧倡酬。
自愧不能追往事,但劳清梦绕螺州。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朋友间的深厚情谊和人生感慨,语言朴实却充满真情实感。

开头两句"当年心事几绸缪,长记天西玉一钩"说的是:当年我们经常促膝长谈,那些心事至今难忘,我总记得天边那一弯明月(见证过我们的友谊)。这里用"玉一钩"比喻月亮,既形象又带着美好的回忆。

中间四句写现实场景:最近我在他乡感到疲惫("客里近来嗟我倦"),却特意赶到江边为你送行("江边得得送君游")。"得得"这个词用得很妙,像是马蹄声,又像是特意赶路的样子,透露出对友情的重视。

接下来是临别赠言:希望你在读书时能有新的领悟("读书会有新功用"),我们以后喝酒时再续今日的畅谈("把酒聊寻旧倡酬")。这两句既表达祝福,又约定未来重逢,显得情真意切。

最后两句流露遗憾:我惭愧不能陪你同游("自愧不能追往事"),只能在梦中神游你去的螺州。"清梦绕螺州"这个画面很美,白日不能相伴,就让梦境追随,这种思念之情显得格外动人。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朋友间拉家常一样自然。通过回忆、送别、嘱托、思念四个层次,把中年人对友情的珍视、对过往的怀念,以及面对现实生活压力的无奈都表达出来了。最打动人心的就是那份"虽然不能陪你同行,但会一直惦记着你"的朴实情感。

陈文蔚

陈文蔚(约公元1210年前后在世)字才卿,上饶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泰初前后在世。师事朱熹。尝举进士。庆元中,(1198)馆于朱熹家,课其诸孙。又讲读铅山。端平二年,(1235)都省言其所作尚书类编,有益治道,诏补迪功郎。学者称克斋先生。文蔚著有克斋集十七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