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黄石公

挟书律重火犹光,天下岩搜不敢藏。
圯上老人无见者,一编亲写授张良。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秦朝"焚书坑儒"背景下,黄石公传授兵书给张良的故事。

前两句说秦始皇严令焚书(挟书律),但文化的火种仍在燃烧。天下人都不敢藏书,却仍有典籍藏在深山岩洞中。这里用"火犹光"的比喻很妙,既指真实的火光,也象征文化传承不灭。

后两句聚焦黄石公和张良的相遇。老人(黄石公)在桥上(圯上)暗中观察,发现只有张良值得托付,就亲手写下兵书传授给他。"无见者"三字很关键,暗示这是秘密传承,也显示张良的特殊性。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文化命脉在黑暗中延续"的意境。暴政可以焚书,但智慧总会找到传承的缝隙。老人授书给张良的细节,就像黑暗中的一束光,预示着这些知识将来会帮助推翻暴秦。诗人用短短四句,就把一个关于文化韧性的历史故事讲得充满画面感和深意。

葛庆龙

宋九江人,寓居江南,号秋岩,又号寄渔翁、江南野道人。早年尝入匡庐学佛法,寻归俗,放浪江湖。好为诗,名公巨卿和酒徒剑客多与之游。年逾七十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