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儿
豫章实佳木,寻丈早异众。
匠石虽未顾,终解作梁栋。
社栋大蔽牛,不资世所用。
弃置成散材,岁久即空洞。
诚由天所产,亦在德者种。
吾儿豫章流,丱角不好弄。
经训虽未通,数过辄成诵。
只今十五六,举止颇持重。
仰赖师友功,缀缉成赋颂。
积丝未盈尺,粗喜入机综。
胡为不自量,将使应乡贡。
文场倍千数,作者岂倖中。
而子於其间,燕雀杂鸾凤。
铅刀未易割,庶可供一共。
造物果何如,往往形吉梦,
天其助我心,勿使汝放纵。
业贵精于勤,耐取晓窗冻。
文章实公器,妙语世人共。
岁朝此诗,洗棧揭春瓮。
吾家有阴德,行矣光炎宋。
匠石虽未顾,终解作梁栋。
社栋大蔽牛,不资世所用。
弃置成散材,岁久即空洞。
诚由天所产,亦在德者种。
吾儿豫章流,丱角不好弄。
经训虽未通,数过辄成诵。
只今十五六,举止颇持重。
仰赖师友功,缀缉成赋颂。
积丝未盈尺,粗喜入机综。
胡为不自量,将使应乡贡。
文场倍千数,作者岂倖中。
而子於其间,燕雀杂鸾凤。
铅刀未易割,庶可供一共。
造物果何如,往往形吉梦,
天其助我心,勿使汝放纵。
业贵精于勤,耐取晓窗冻。
文章实公器,妙语世人共。
岁朝此诗,洗棧揭春瓮。
吾家有阴德,行矣光炎宋。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父亲写给儿子的家训,用朴实的语言传递了深刻的人生道理。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以树喻人
开头用豫章木(优质木材)比喻儿子:好的树木小时候就与众不同,即使暂时不被匠人发现,最终也能成为栋梁。但有些大树虽然粗壮(能遮住牛),却因不适合做建材而被闲置腐烂——暗示天赋固然重要,但更需要正确的培养。
2. 教育观
父亲夸赞儿子:从小不爱玩闹,能背诵经典,十五六岁已显稳重,这得益于师友教导。但他提醒儿子参加科举要量力而行——考场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你现在就像燕雀混在凤凰群中,铅刀(钝刀)虽不锋利但也能凑合用,要保持清醒。
3. 处世智慧
最后给出成长箴言:
- 相信天道酬勤("造物主通过吉梦暗示会帮你")
- 警惕放纵("老天都在盯着你")
- 成功秘诀("清晨耐寒苦读")
- 写作真谛("好文章是公共财富,要写出世人共鸣的文字")
结尾用"洗酒瓮迎春"的温馨画面,暗含"我家积德,你定能光耀门楣"的期许。
全诗像一封接地气的家书,既有"别人家孩子"的骄傲,也有老父亲怕孩子骄傲的担忧,更藏着普通家庭"读书改变命运"的期盼。用树木、铅刀等日常比喻,把科举竞争、品德修养这些大道理说得生动可感。
洪钺
洪钺(一一五九~?)(生年据《平斋文集》卷八《老人生朝为寿》“丙申儿遇丙申岁,己卯爷逢己卯辰”推算),号谷隐,于潜(今属浙江)人。咨夔父。以子贵赠少师(《式古堂书画汇考》卷一五《洪舜俞道场诗并札卷》引元至正钱惟善跋)。事见《咸淳临安志》卷六七《洪咨夔传》。今录诗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