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诗

任运腾腾无所依,闲游长坐性怡怡。
疏林不遣闲人到,密意多应夜月知。
骤雨这时苔路滑,拨云行处石桥危。
尘沙劫尽清风在,何假虚名上古碑。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山中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虚名浮利的淡泊和对自然清静的向往。

首联"任运腾腾无所依,闲游长坐性怡怡"写隐士随性而活、无拘无束的样子。"腾腾"形容悠然自得的状态,"无所依"指不依附世俗,在山中漫步或静坐都让他感到快乐。

颔联"疏林不遣闲人到,密意多应夜月知"说稀疏的树林把闲杂人等都挡在外面,只有夜间的明月能懂得他内心的深意。这里用拟人手法,把树林写成会主动筛选访客的守卫。

颈联"骤雨这时苔路滑,拨云行处石桥危"转入对山中景物的具体描写:骤雨过后长满青苔的小路很滑,拨开云雾走过摇摇欲坠的石桥。这些细节展现了山居生活的真实面貌,既有诗意也有艰辛。

尾联"尘沙劫尽清风在,何假虚名上古碑"是主旨所在:即便经历漫长岁月(尘沙劫),山中清风依然常在,何必追求那些刻在石碑上的虚名呢?表达了看破名利、追求本真的生活态度。

全诗用平实的语言勾勒出山居生活的画面,通过疏林、夜月、苔路、石桥等意象,营造出清幽脱俗的意境。最后点明主旨,说明真正的永恒不是虚名,而是自然中的那份纯净与自由。

释延寿

释延寿(九○四~九七五),俗姓王,字仲玄(又作冲玄、冲立),号抱一子。馀杭(今浙江杭州)人。年二十八为华亭镇将时,弃吏出家。初礼龙册寺翠岩参禅师,寻谒天台山德韶国师,德韶一见而深器之。先住明州雪窦山。太祖建隆元年(九六○),吴越王钱俶请入居灵隐山新寺。明年,迁永明寺,居十五载。著述颇丰,有诗偈赋咏凡千万言,流播海外。高丽国王遣使赍书,叙弟子之礼。开宝八年卒,年七十二。赐号智觉禅师。徽宗崇宁间追谥宗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