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来到汾州时的所见所感,语言朴实却充满画面感。
开篇"旌节下汾州"直接点明作者作为官员的身份,带着仪仗来到汾州。"天空豁远眸"用开阔的天空暗示心情舒畅,也为后文写景铺垫。
中间四句用白描手法勾勒出汾州的地理风貌:北边耸立着群山,东边流淌着河水,市集道路横跨高阁,城门口架着小楼。这些描写就像用文字作画,让读者仿佛看到一幅立体的城市风景图。特别是"横"和"架"两个动词,把静态的建筑写得很有动感。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从写景转为抒情。作者坦言自己作为地方官缺乏治理良策,为百姓的疾苦何时能消除而忧心。这种自我反思和为民担忧的情怀,让整首诗在写景之外更显深度。
全诗就像一篇简短的游记+日记,既有对城市风貌的生动记录,又真实流露了官员的责任感。最打动人的是最后那份面对民生问题时真诚的无力感,让今天的读者也能感受到古代官员的为难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