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大白话讲,就是告诉一个叫郑隐的道士:你就算穿着破皮袄装醉汉想隐藏自己,但只要德行够高,终究会被人发现闪光点。
前两句"酣醉皮裘思晦迹"像在拍电影——镜头里一个道士故意喝得烂醉,裹着破旧皮袄,想伪装成不起眼的普通人。这里用"皮裘"(破皮袄)和"醉酒"两个接地气的形象,生动展现了"大隐隐于市"的状态。
后两句"行高终自有人知"突然转折,像朋友拍着肩膀说真心话:别装了!你品德高尚得像黑夜里的萤火虫,藏不住的!这句话特别有温度,既肯定了对方的品行,又带着"是金子总会发光"的鼓励。
全诗妙在把深刻道理说得特别生活化。就像我们现在说"是锥子总会戳破口袋",古人用"破皮袄藏不住圣人"来表达。它提醒我们:真正的价值不在于外在包装,而在于内在修养;也安慰那些低调做事的人——你的好,总会被看见。
赵恒
宋真宗赵恒(968年12月23日-1022年3月23日),宋朝第三位皇帝,宋太宗第三子,母为元德皇后李氏。至道元年(995年),被立为太子,改名恒。至道三年(997年),赵恒即位。乾兴元年(1022年),赵恒驾崩,年五十五,在位二十五年。谥号为文明章圣元孝皇帝,庙号真宗。葬永定陵。后累加谥至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赵恒好文学,善书法。著名谚语“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即出自他,其目的在于鼓励读书人读书科举,参政治国,使得宋朝能够广招贤士治理好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