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参加同年(科举同届考生)聚会时写的,表达了对老友重逢的喜悦和对仕途的感慨。
前两句"引睇龙门念久违,自题雁塔会何稀":用"龙门"比喻科举高中,"雁塔"指长安雁塔题名的传统。意思是"想起当年一起金榜题名的日子已经很久了,如今能再聚首实在难得"。
中间四句写现实处境:"奔驰莲幕祇甘分"说自己在幕府(莲幕)中奔波劳碌,只能安于现状;"只尺星台喜有依"则庆幸离中央机构(星台)很近,有所依靠。后两句描写聚会场景:大家举杯共饮,仰望上司(刑政)的英明领导。
最后两句"我公自有回天力,入佐明君看一飞"是祝福语:相信在座有人才(我公)能扭转乾坤,辅佐明君一展抱负。这里的"回天力"指改变局势的能力,"一飞"比喻仕途腾达。
全诗亮点在于:
1. 用"龙门""雁塔"等典故自然带出科举情谊
2. "莲幕""星台"的对比写出官场现实
3. 结尾的祝福既是对同年的鼓励,也暗含自己期待
4. 整体情感真挚,既有怀旧也有对未来的期许
通过聚会场景,诗人巧妙表达了科举士人群体共同的仕途感慨和抱负,既有现实处境描写,又不失积极向上的精神。
赵彦瑷
赵彦瑷,字中玉,浚仪(今河南开封)人,南渡后侨居仙居(今属浙江)。魏王廷美七世孙(《宋史》卷二三六《宗室世系》二二)。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终平江府观察推官(《嘉定赤城志》卷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