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廖鸿苞联

卅年来同谱同舟,忽魂归缥缈峰前,转悔量移空借箸;
一门内难兄难弟,竟望断逍遥堂后,不教旧约践连床。

现代解析

这首挽联是哀悼友人廖鸿苞的作品,情感真挚动人。我用大白话帮你拆解它的魅力:

上联讲两人的交情——"同谱同舟"是说像亲兄弟一样相处了三十年,"缥缈峰"暗指友人突然离世,就像魂魄飘到云雾缭绕的山峰。最扎心的是后半句:后悔当初只顾着帮朋友谋划仕途(借箸代指出主意),现在连人都没了,这些筹划都成了空。

下联写家庭创伤——"难兄难弟"本指兄弟都好到难分高下,这里说廖家兄弟感情深厚。但"望断逍遥堂"用苏轼兄弟的典故,说活着的人再也不能和逝去的兄弟团聚。最后"连床夜话"的约定永远无法实现,就像现代人约好要通宵聊天却再也没机会。

全联妙在三个对比:三十年交情对比突然永别、生前谋划对比死后成空、往日约定对比现实遗憾。用"缥缈峰""逍遥堂"这些意象把死亡写得既唯美又哀伤,就像电影蒙太奇,在回忆与现实间切换,让人感受到生命无常的痛楚。

林则徐

林则徐 1785年8月30日(乾隆五十年)~1850年11月22日(道光三十年),汉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官至一品,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