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歌别友人
去年送君燕台侧,君方塌翅无颜色。
今年遇君阖闾城,我已抽却头上簪。
人生相知不相见,何似宾鸿与社燕。
多君惠我好句新,错落珠玑盈便面。
春风骀宕百花天,垆头日日酒家眠。
红妆小妇歌金缕,白马少年拂玉鞭。
与君对花酒如海,人事沧桑朝暮改。
桂馆兰宫久不开,西园东壁知何在。
今日相逢且尽欢,明朝别去路漫漫。
屋梁落月如相忆,时展怀中尺素看。
今年遇君阖闾城,我已抽却头上簪。
人生相知不相见,何似宾鸿与社燕。
多君惠我好句新,错落珠玑盈便面。
春风骀宕百花天,垆头日日酒家眠。
红妆小妇歌金缕,白马少年拂玉鞭。
与君对花酒如海,人事沧桑朝暮改。
桂馆兰宫久不开,西园东壁知何在。
今日相逢且尽欢,明朝别去路漫漫。
屋梁落月如相忆,时展怀中尺素看。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朋友重逢又别离的复杂情感,用生活化的场景和生动的比喻传递人生无常的感慨。
前半部分(前八句)用对比手法写时间流逝:
去年送你时你像折翼的鸟一样失意,今年在苏州重逢,我自己也摘了发簪(暗示落魄)。诗人感叹人与人的缘分像候鸟,聚散无常,但特别感谢朋友赠予的诗句("珠玑"比喻好诗),像满扇的珍宝般珍贵。
中间部分("春风骀宕"到"拂玉鞭")突然转入欢乐场景:
在百花盛开的春天,他们天天在酒馆醉眠,有歌女唱曲、少年骑马的热闹场面。这里用红妆女子、白马少年等鲜亮意象,营造出及时行乐的狂欢氛围。
后半部分笔锋一转:
虽然此刻对花饮酒快意如海,但世事变迁太快("朝暮改")。曾经的华美建筑(桂馆兰宫)早已荒废,文人雅集之地(西园东壁)也不知去向。最后四句最动人:今天痛快喝酒,明天就要各奔东西,以后想念时,只能对着月光展开你写的信("尺素"指书信)——这个细节把离别的不舍具象化了。
全诗精髓:
1. 反差艺术:热闹酒宴与沧桑感慨的强烈对比,凸显"欢乐短暂"的无奈
2. 生活哲学:用"候鸟""荒废的楼阁"等比喻,说透人生聚散、盛衰无定的真理
3. 永恒温情:最后落在"读信忆友"的日常画面上,让漂泊感有了温暖的锚点
就像我们现代人拍完聚会合照后感叹"不知下次何时再见",古人用诗把这种感受写得既豪放又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