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杂感用所南郊行即事韵 其二

屣重泥沾齿,风高雨欲沱。
刑天方舞戚,蜗角尚称戈。
群计田分耦,谁言海不波。
荣期虽有乐,带索未成歌。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乡村生活的图景,同时暗含对社会现实的讽刺。

开头两句写雨后乡村的泥泞景象:鞋子沾满沉重的泥土,狂风呼啸,大雨将至。这种环境描写烘托出一种压抑沉闷的氛围。

中间四句借用典故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刑天舞戚"(刑天是神话中不屈的战士,即使被砍头仍挥舞武器战斗)暗指世上有不公和反抗;"蜗角称戈"(蜗牛的触角上打仗,比喻无意义的争斗)讽刺人们为小事争斗不休。"田分耦"(分田耕种)和"海不波"(大海不可能永远平静)则暗示社会分配不均,动荡难以避免。

最后两句提到"荣期"(古代隐士荣启期),他虽然生活清贫("带索"指用草绳当腰带),却自得其乐。诗人借此表达一种超脱的态度:尽管世道混乱,但人可以在简朴中找到内心的平静。

全诗通过乡村景象和典故的运用,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同时传递出淡泊自守的生活哲学。语言简练,意象生动,既有对社会的批判,也有对个人精神世界的追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