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水乡的迷人景色和诗人内心的闲适情怀,像一幅水墨动画般生动。
前四句是动态的"水乡漫游图":诗人在贺监湖边(绍兴著名景点)看到青山倒映水中,水面上的亭台楼阁里,文人正挥毫作画。吟诗后意犹未尽,索性掀开船篷听雨声,乘着小渔船继续游赏。这里的"抽毫"(提笔作画)、"揭蓬"(掀开船篷)等动作描写,让画面活了起来。
后四句转为"神游向往图":虽然没能去成云门寺、雪窦山这些名胜,但诗人闭眼就能想象——溪流映着初升的月亮,漫山遍野鲜花盛开的场景。"怳然"(恍惚间)这个词特别妙,把那种心驰神往的状态写得如在眼前。
全诗妙在三个特点: 1. 镜头感极强:从湖面倒影→文人作画→渔船听雨→神游群山,像电影运镜 2. 留白艺术:最后两句不写具体景物,用"月上""花开"引发无限想象 3. 双重享受:既有身临其境的游玩之乐,又有足不出户的神游之趣
这种写法特别适合现代人:即使不能亲临美景,也能通过文字获得"云旅游"的快乐。诗中那种忙里偷闲、物我两忘的意境,对压力大的现代人来说,正是向往的生活状态。
吕夷简
吕夷简(978年-1044年10月3日),字坦夫。淮南路寿州(今安徽凤台)人,祖籍京东路莱州(今属山东)。北宋政治家,太子太师吕蒙正之侄、光禄寺丞吕蒙亨之子。康定元年(1040年)再次拜相。庆历元年(1041年),徙封许国公,兼枢密使。其后因病以太尉致仕。庆历四年(1044年)去世,年六十六。追赠太师、中书令,谥号“文靖”。嘉祐八年(1063年),配享仁宗庙庭。宝庆二年(1226年),绘像于昭勋阁,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原有文集二十卷,今已佚。《全宋诗》录其诗十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