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苏古渡

折苇堪航处,曾来大小苏。
一时迁客话,千古问津图。
元祐宁为党,眉山自有徒。
只今凭吊者,诗与梦魂俱。

现代解析

这首诗《来苏古渡》借古渡口的景色,追忆苏轼兄弟的往事,抒发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感慨。

前两句写古渡口的景色:芦苇丛生的小渡口,当年苏轼、苏辙兄弟曾从这里经过。用"折苇堪航"形容渡口的简陋,暗示苏轼兄弟当年被贬的艰辛。

中间四句转入对历史的回忆:这里曾留下被贬文人的谈话,如今成为后人追寻的渡口。苏轼因"元祐党争"被贬,但他在眉山的追随者始终敬仰他。诗人用"宁为党"三字,既点明苏轼的政治立场,也暗含对他气节的赞赏。

最后两句抒发感慨:如今来凭吊的人,只能通过诗句和梦境与古人神交。这里的"诗与梦魂俱"写得很有意境,既指后人通过读苏轼的诗文怀念他,也暗含诗人自己夜梦古人的惆怅。

全诗通过一个小渡口,串联起古今时空,既有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又融入个人情感,语言简练但意境深远。诗人没有直接赞美苏轼,而是通过场景描写和历史典故,让读者自然感受到对苏轼的敬仰之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