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江杂感(十首选五) 其三

海内飘飘寄此身,楚江作客正逢春。
月当深夜如沉水,柳未舒芽已感人。
况折红梅浑血色,愿为黄鹄出风尘。
何须王粲伤豺虎,我亦升平泪满巾。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漂泊在外的人,在春天来到楚江边时的复杂心情。

前两句说:我像一片飘萍在全国各地流浪,如今在楚江边作客时正好遇上春天。这里用"飘飘"形容自己居无定所的处境,春天本应让人高兴,但对漂泊者来说反而更觉孤独。

中间四句是精彩的景物描写:深夜的月亮像沉在水里一样朦胧,柳树还没长出新芽就让人感到惆怅。更让人难过的是,摘下的红梅颜色像血一样红。这时诗人突发奇想,希望自己能变成黄鹄鸟飞出这纷扰的尘世。这些意象都很伤感,月亮、未发芽的柳树、血红的梅花,都暗示着诗人内心的苦闷。

最后两句说:不必像古人王粲那样感伤乱世(王粲是东汉文人,写过《登楼赋》感叹战乱),我生活在太平年代却也忍不住流泪。这里有个巧妙的反转,表面是太平盛世,但诗人依然感到痛苦,暗示可能有不为人知的忧愁。

全诗用春天的景物反衬愁绪,通过月亮、柳树、梅花等意象,把漂泊者看到美景反而更觉孤独的心情写得非常生动。最后两句点出:有时候外在的太平盛世,也抚平不了内心的伤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