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皇太子释奠宴诗

礼惟国干,义实民端。
身由业澡,世以教安。
金镕乃器,水术伊澜。
渐芳则馥,履冰固寒。
瞽宗务时,頖宫善诱。
咨此含生,跻彼仁寿。
淳移雅缺,历兹永久。
游艺莫师,独学谁友。
三兆戒辰,八鸾警旦。
风动蒿宫,云栖参馆。
礼迈仁周,乐超英汉。
神保爰格,祝史斯赞。
郁鬯既终,德馨是与。
降冕上痒,升宴东序。
槐宰金贞,藩维玉誉。
时彦莘莘,国胄楚楚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庄重典雅的皇家祭祀宴会,核心主题是强调礼仪教化对国家治理的重要性。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礼仪的根基作用 诗开篇就用"礼是国家的支柱,道义是百姓的根本"点明主旨,把礼仪比作金属铸造的器皿、水流形成的波澜,说明礼仪需要长期培养。后文"淳朴民风逐渐缺失"的感叹,更反衬出礼仪教化不可或缺。

2. 生动的仪式场景 中间部分用"八鸾车铃在黎明响起""祥云栖息在参宿般的宫馆"等意象,描绘出皇家祭祀的壮观场面。特别用"槐树般正直的官员""美玉般温润的宗室"比喻参与者的德行,显示这场仪式不仅是形式,更是品德的展示。

3. 教育的深层意义 诗人强调"通过修养净化身心""教学使天下安定",把学校比作"盲人也能受教的地方",暗示教育要普惠众生。结尾"年轻才俊济济一堂"的描写,寄托着通过教育培养贤才、延续传统的期望。

全诗通过祭祀宴饮的框架,实际探讨的是"如何通过礼仪教育塑造理想社会"的命题。将抽象的道德教化转化为可感的仪式场景,是这首诗最显著的特色。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