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战争前后的紧张局势和悲剧结局,语言生动形象,情感深沉。
首联"吹角城头变徵声,艨艟海上剧纵横"用战角声和战船纵横的画面,直接勾勒出战争爆发的紧张氛围。"变徵声"是古代军乐中悲壮的调子,暗示战事不利。
颔联"天留往岁吞吴恨,势迫贤王许越成"借用历史典故:春秋时吴国曾打败越国,但后来反被越国所灭。这里暗指当前战局中,曾经的强者如今被迫妥协。
颈联"请地欲营三窟狡,登坛畴令一军惊"批评军事决策的失误。"三窟"比喻狡兔三窟的退路,但准备不足;"登坛"指拜将仪式,却让全军震惊,暗示用人不当。
尾联"仓皇自趣潼关战,遂使豺狼到两京"是全诗高潮,直指仓促应战导致潼关失守,最终让敌人长驱直入攻陷都城。"豺狼"的比喻充满愤慨。
全诗通过战争场景的层层推进,揭示了战略失误带来的灾难性后果。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恨""惊""仓皇"等词,将对国事的忧愤之情融入叙事之中。历史典故的运用既丰富了内涵,又避免直陈时政的忌讳,体现了古典诗歌含蓄深沉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