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西山寺庙借宿一晚的宁静体验,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开头两句写诗人趁着游兴住在西山,这里的寂静正好契合了他追求内心平静的愿望。"静称寂寥心"用现代话说就是"安静的环境正适合我孤独的心境",人与自然产生共鸣。
中间四句用工笔画般的细节描写夜宿场景:小路旁是苍老的松杉,夜半时分雨雪渐深。草堂里僧人已歇息,佛阁传来的钟磬声也渐渐消失。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个与世隔绝的静谧空间,连声音都被雪夜吸收的意境,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最后两句透露心事:虽然不能长久隐居于此,但天一亮还要去探访双峰。这就像现代人说"虽然不能在这长住,但明天还要去探索更多美景",表达了短暂逃离尘世后又不得不回归现实的矛盾心理。
全诗的魅力在于用朴素的语言创造出一个空灵的世界,把一次普通的借宿经历写得充满禅意。诗人没有直接抒情,而是通过环境描写自然流露心境,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让读者能用自己的生活体验来填补诗意。
释文兆
释文兆,闽(今福建)人(《湘山野录》卷中)。一作南越人。九僧之一(《清波杂志》卷一一)。今录诗十四首。